吃瓜网-免费吃瓜黑料泄密爆料:今日黑料 独家爆料 正能量-媒体谈节后分离焦虑症:不能忽视那些留守故乡的老人与儿童
据2月3日上观新闻报道,春节假期,人们走亲访友、聚会娱乐,尽情放松。但假期即将结束,不少人却陷入了情绪低落、疲惫焦虑的状态,这就是“节后综合征”。
每年春节长假之后,不少人都会受到“节后综合征”、分离焦虑症的困扰。例如,从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回到单调的日常生活,这种转变让人难以适应。再如,假期的聚会与娱乐让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,复工后可能出现疲惫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还有,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,短暂的相聚之后,又是长期的分离,这会带来情绪的低落和焦虑,一时难以进入工作状态。
其实,这种现象实属正常,只是生活状态剧烈改变引起的暂时性不适。若想尽快找回生活的掌控感,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,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,将身体与心理尽快切换到工作状态,将离别的不舍转化为奋斗的动力,让自己迅速回归正轨。
而相比于返回城市打拼的人们,更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那些留守故乡的老人与儿童。返程时刻,社会的聚光灯往往投向那些“继续赶路”的年轻人。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石,他们自然值得受到关注与呵护,但与此同时,也不能忘记了同样为数庞大的留守群体。他们虽然不用外出奋斗,但久盼亲人归来,一朝得以团聚,却又很快分离,这可能会让他们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,更容易受到“春节综合征”、分离焦虑症的困扰,也更难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。
所以,留守群体同样需要亲人的关爱,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帮助,他们的感受不能被忽视。在个体层面,春节期间,归家的游子除了与朋友把酒言欢之外,还应多陪陪父母与孩子,珍惜相处的时光。春节过后,也要记得多给家里打打电话,跟父母唠唠家常,问问孩子的学习与成长。
在社会层面,各地要关注留守群体的现实处境和精神需求,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为他们充实自我创造条件。而从长远看,能做的还有很多。比如,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破解“空心村”难题,让年轻人在家门口也能实现高质量就业;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,让外来务工群体能够享受本地市民待遇,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接家中老小到城市团聚。
必须看到,“春节综合征”并非年轻人的专属,而是广泛存在,需要进行“双向化解”、综合化解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面对这一年一度的精神“阵痛”,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调适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。面对“春节综合征”暴露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,制度层面也要引起重视、不断探索,力争给出更温暖的解答。